friendlink/202302/_20230221220231_980.jpg
friendlink/202203/_20220328170341_567.jpg
friendlink/202302/_20230221220200_260.jpg
friendlink/202203/_20220330100341_146.jpg
中国动漫问题在文学
作者:本站整理     发布时间:2010-06-07

     儿童文学和动漫产业本该是密不可分的“兄弟姐妹”,遗憾的是,多年来两者却有点老死不相往来。问一些动画公司的创作人员当下的儿童文学情况,很多人说不出所以然来;再问儿童文学的编辑和作家,他们对动漫的了解也大体相似。一个问题摆在大家面前:中国每年生产的电视动画片及剧场版动画片,很少有脱胎于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。

    20年前,中国一家著名的基金会要搞中国的动画形象。在组织剧本前,邀请了十几位全国有名的画家,在宾馆里“关”了近半个月,希望创造出中国的动画形象。半个月过去了,画家们画出了“熊猫”、“金丝猴”、“中国龙”、“太阳鸟”、“小英雄”等形象,结果却无人满意,连画家们自己最后也说:“还没有满意的形象”。在我看来,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:没有西游记,哪来孙悟空!如果没有西游记这本书,就是画上一百个猴子,个个都穿齐天大圣的战甲,拿着金箍棒,别人也不会认可。

    多少年后,美国拍摄的“功夫熊猫”来到中国上演,这只熊猫却很快就被国人认可了,这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。也许,对于动漫来讲,中国不缺少符号,熊猫就是一个中国符号,但我们却缺少形象——形象与符号不能混为一谈,而把符号变成形象的过程必须依靠文学。国人不做,外国人便做了。

     动漫是给孩子看的,它除了带给孩子欢娱与快乐,还需要给孩子教益与滋养。这就需要动漫作品不能缺少优秀的文学基因。可惜制片人往往偏重绘画和技术,却忽视了文学。所以我们看到,很多影片画面很美、人物造型很时尚,但内容过于单薄。有些影片在形象造型上追求离奇怪异,缺乏美感或亲和力,只要“怪”就是了,哪管与生活、与逻辑相隔十万八千里?结果自然很难让观众捕捉到艺术的动人之处。

    当下,有许多动画作品找到著名大腕或演员来配音,这本无可厚非,我所想到的是,如果也能如此重视动漫剧本,又何愁中国动漫作品不会大有长进?动画剧本和真人版电影的剧本同等重要,可惜似乎没有多少人认识到这个问题。

    做动漫的人当然也要追求商业效果,但是不能太急功近利。如果还在创意阶段就使劲考虑如何植入广告,影片的形象如何衍生出“热卖”玩具或用品,而不是重视剧本,那么我们就永远做不出“宫崎骏”那样的艺术作品,也做不出“名侦探柯南”那样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生产的文化产品。

    动漫事业要依靠文学(不仅仅是儿童文学)的支撑,从文学中吸取营养。文学也需要动漫事业的发展来带动、创新、繁荣。相得益彰的事情为什么不做呢?(张之路)